从建筑到家具,穿越7000年......

日期:2021-12-03

杨耀先生在《明式家具研究》中指出:“在人类社会中,自从有了盖房子的活动起,就有了做家具的活动”。全屋定制家具和建筑在发展中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的。同一时代家具与建筑的相互影响,是密不可分的。


我国家具与我国建筑有着一脉相承的做法。在我国建筑的特点中,木结构表现更为突出,在木结构里卯榫的技巧更为奥妙。我国家具自古以来,就使用与木结构建筑相似的梁、材、柱子承担“攒边板面”的合理构造方法,而在家具的卯榫技术方面,更有着高一筹的奥妙,即具有科学性。


榫卯,是古代中国建筑、家具及其它器械的主要结构方式,是在两个构件上采用凹凸部位相结合的一种连接方式。凸出部分叫榫(或叫榫头);凹进部分叫卯(或叫榫眼、榫槽)。可以说,榫卯结构是我国工艺文化精神的传承,起源于距今约7000年前的河姆渡时代,历史比汉字还要悠久。

榫卯结构历经数千年发展,其中明清家具的制作几乎用到了所有的榫卯种类,展现了榫卯结构进化的更终样式。作为一种巅峰技艺,榫卯结构组合的家具比用铁钉连接的家具更加结实耐用。

那么神奇的榫卯结构到底是如何构造的呢?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常用的主流榫卯结构。


它是指在异位的来去榫中间横插一根方形的木销,使之无法脱开。一般用在圆形家具的边框组构,以及圈椅“月牙扶手”的拼接。

又称为“椅类搭脑及扶手末端弯曲向下弯扣”,不但有直角,还有斜角。一般用在椅子扶手、木梳背椅和靠背椅的搭脑部分。

粽角榫有明榫和暗榫之分。明榫的三个外露面中有一个面出头,但出头部分也常被置于不容易看见的地方,如博古柜的顶部。

抱肩榫主要是用在桌面、腿和裙板之间连接的榫卯结构,比如有束腰的方几、长条几、方桌、条桌等多采用。


一榫一卯之间,一转一折之际,

凝结着中国几千年传统家具文化的精粹,

沉淀着流光回转中的经典家具款式的复合传承。